|
人生的有事与无事发表时间:2023-05-06 16:36 人生是一场修炼,今天有今天的任务,明天有明天的要求。生命不息,时间不止则奋斗不停,有大智慧的人不会允许自己完全停下来,无事心不空,有事心别乱,才是做人的修行。有空多学习,没空多思考。 王守仁出身名门,少时聪颖,立下“读书学圣贤”的志向。三十五岁被贬至贵州龙场,他说:“历瘴毒而苟能自全,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。”即使是常人无法容忍的环境他也能安顿下来,一住就是三年。 龙场远离京都,加之王阳明作为龙场驿丞并未有多少公务,这就给了王阳明大把的空闲时间。长时间的静心思考终于给了他应有的回报,他说:“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,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。”这就是所谓的“龙场悟道”。 在无事的闲暇日子里,王阳明不停思考,终于找到了他的“道”。 无事则安,安即学习、思考。日常工作繁忙,并没有富余的时间留给自己用来思考,在无事的日子里,不妨给自己的灵魂充充电。把平时拿来发呆的时间用来读书思考,毕竟,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,而不只在于生存。 ![]() 被贬三年后,随着刘瑾的倒台,王阳明的流放生涯也宣告结束。在接下来的官场生涯中,王阳明显示出了他在“武”上的才华。 江西地区盗贼四起,王阳明奉命领兵平乱。王阳明进入江西境内后,并未立刻投入战斗,而是“磨”一阵,为平定贼寇做种种准备。他认为暴民问题迟迟得不到妥善解决的原因在官、民两个方面,要解决问题既要治民又要治官。 王阳明发令福建、广东、湖广、江西四省的兵备,从各县中挑出勇者组成小分队,又广布间谍,扰乱敌方,在一切准备就绪后,才下令开始剿匪工作。在剿匪的过程中王阳明又使起了“磨”的工夫,在一次受挫之后,并未或走或降,而是再次发起进攻,虚虚实实出其不意,令朝廷头痛不已的匪患就这样被解决了。 “磨”不是让你拖拖拉拉,而是做事要沉得住气、静得下心细致深入。遇到难事,遇到挫折,一次不成没有关系,拿出水滴石穿的那个精神,没有干不成的事。 要想发挥出“磨”的作用,还需要在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。足不强则迹不远,锋不铦则割不深,机会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。不畏难,不怕事,静下心来慢慢“磨”。 ![]() 人生说长也长,说短也短。时光如流水一去不返。每一天都是上天给的赐予,是上帝的垂怜。面对人生短促,人事纷繁,我们没有理由浪费时间。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享乐,而在于思想的厚度与沉淀。好好利用时间,每一秒要像一分钱一样用在刀刃上,读书旅行远胜犬马声色。每一天都有所收获,这才是生命的意义。人年纪越大,时间越值钱,别虚度让人生留下遗憾。 无事修心,有事修身。无事时,让思想忙起来,思考是进步的灵丹妙药。有事时,让身体忙起来,用心是成功的不二法门。 人的一生就是在不停地发现自己,不论是闲来的修心还是忙时的修身,都是与自己的一次相遇。 ![]() ![]() |